国家级湿地公园

国家aaaa级风景区|国家水利风景区

汉丰历史

History of Hanfeng

      开州历史悠久,古属梁州之域,秦、汉属巴郡朐忍县地。东汉建安二十一年(216)蜀先主划朐忍西部地置汉丰县,已有近1800年历史。以汉土丰盛为名。南北朝刘宋(420~479)又于汉丰境内增置巴渠、新浦共三县皆属巴东郡。西魏改汉丰为永宁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)移开州于永宁,辖永宁、万世(巴渠改名)、新浦、西流(新置)四县。隋开皇十八年(599)改永宁为盛山县,改开州为万州。广德元年(763)改盛山县(贞观初西流县并入)为开江县,开州辖开江、新浦、万岁(万世改名)三县。宋庆历四年(1044)省新浦入开江,万岁改名清水,时开州辖二县。元(1271~1368)省县入州。明洪武六年(1373)降州为县,开县之名自此始。因南河古名开江,州、县由此得名。清代、中华民国、中华人民共和国1997年前开县均属四川省辖。1997年3月重庆市划为中央直辖市,2000年开县属重庆市直管。2008年三峡工程175米按期蓄水,开州旧城全部淹没,共完成移民外迁安置26369人,重建了23万多人口的美丽新城。


      开州文化底蕴厚重,历史上有“金开银万”之说。清《开县志》记载:“开县景物繁华,英贤聚集,农工商贾,翱翱熙熙……”在这片土地上,唐朝著名诗人韦处厚曾作过开州刺史,写下了轰动京城的《盛山十二景》,韩愈曾为其作序,张籍、元稹、白居易曾为其和诗;清同治年间,开州籍人李宗羲曾任两江总督;清光绪年间,开州有6名举人参与“公车上书”,由此被誉为“举子之乡”;1905年,考取清代末科秀才的开州人唐宗尧曾远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求学,后回国于1911年任四川银行总理,1922年,唐担任四川省留法勤工俭学会会长,李大钊、陈子健等都是当时由唐宗尧选送的留法学生;抗战时期,有王润波将军等1378名开县籍人在战争中英勇牺牲;渣滓洞内牺牲的200多名英烈中,开县就有14名,他们赤胆忠心,无一叛党,在红岩精神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;中共开县县委委员梁汝果,遭国民党军警围捕,英勇不屈,跳崖捐躯;开县籍共产党员陈仲书、颜昌豪、杨虞裳、荣世政等14人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、百般摧残,仍然坚贞不屈,最后牺牲在渣滓洞、白公馆;抗日英雄王润波“决心效命疆场,愿为祖国洒热血”,在保卫古北口的战斗中壮烈牺牲。特别是开州这块热土孕育和诞生了身经百战、屡建奇功、中外驰名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、军事理论家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儒将、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、一代军神——刘伯承元帅。 


      开州可考的文明史有4000多年,可溯源的文化史已有3100多年,最早的文史是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的殷商或西周时期。开县现有馆藏历史文物1000余件,其中有距今五亿至一亿八千万年的古生代化石,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,商周、战国时期青铜兵器,汉代青铜器、陶器,隋、唐、元、明、清时期瓷器;另有雕刻精细、彩绘精美的艺术精品清代“皮影”2000余件(套)。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开州的先民们勤劳智慧的结晶,同时也是反映历代先民所处各历史时期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等具体活动以及各时期的生活习俗的实物见证,也是祖先留给我们子孙后代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财富。开州古属梁州,西周为庸国地。有文献记载的应是春秋战国时期,即巴人的出现,巴是最早见于文献的开州居民,土著人属百濮系统中的“板楯蛮”即賨人,是今苗瑶语族先民的一部份,有賨、苴、蛮等姓,是巴文化的重要创造者。开州地处偏隅,却有着独特的人文环境。

走进汉丰湖

Entering Hanfeng Lake

点击下方号码,与我们联系
景区咨询
度假区咨询

汉丰湖风光

Hanfeng lake scenery